镇政办发〔2008〕115号
各辖市、区人民政府,镇江新区管委会,市各有关单位:
2008年是发展循环经济、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提升之年。进一步加强散装水泥工作,是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。根据国家、省有关文件精神,现就我市2008年发展散装水泥工作提出如下意见:
一、指导思想
以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,牢固树立全面、协调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,以法规建设为先导,围绕增加散装水泥供应量和提高散装率的工作重心,推进散装水泥生产、运输、使用等环节的协调发展,保持散装水泥供应量的持续稳定增长;以科技进步为动力,推动商品砼普及和干粉砂浆应用,达到建筑施工现代化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双重目的,实现散装水泥向深层次拓展;以队伍建设为抓手,着力提升职工队伍业务素质和能力,凝心聚力,抢抓机遇,全面推进我市水泥散装化进程。
二、工作目标
1.全年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750万吨,平均散装率74%,基本实现水泥散装化;确保发散综合配套能力达到1000万吨;全市专项资金征收率达到90%。
2.全市预拌混凝土实现产量240万立方米。市区、丹徒区、大港新区、句容市、扬中市城区全部实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,丹阳市城区基本实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。
3.按商改发〔2007〕205号文件要求,2008年7月1日起市区全面禁止现场搅拌砂浆。
4.丹徒区完成省级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达标县验收,推动新农村建设商品混凝土应用。
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工作任务,2008年全市散装水泥工作重点抓好六个方面:
一、加强政策调控,营造用散环境
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,坚持节能减排的基本国策,发展散装水泥要主动适应新形势、新要求,实现工作重心的根本转移。在国家将我市列入第二批全国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城市后,制定出台我市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管理办法、实施细则及配套的使用规程、技术规范等,使“禁现”的各项政策要求更系统、更全面、更有操作性,充分发挥政策的有效调控作用。
二、加快结构调整,优化发散能力
水泥行业自身特点决定了水泥行业有着较为明显的规模效应,要充分把握新型干法水泥投资热潮,利用先进技术适度扩张,坚决淘汰污染环境、浪费资源、质量低劣、劳动强度大的落后生产工艺,从根本上解决散装水泥发放能力弱、发散设施落后的状况,以适应我市散装水泥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。2008年要加大资金投放力度,引进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,形成一批起点高、发放能力大的生产企业。对生产规模小、工艺设备落后的生产企业进行合理布局,添置散装水泥发放设备,逐步向水泥粉磨站发展。无论是新厂建设还是老厂改造,均要按散装率70%以上的要求同步设计、同步施工、同步投产。大力推行适用新技术,采用无尘装料、自动计量、微机监控等新技术,以充分发挥散装水泥的优越性。
三、加强市场开拓,提高综合效益
散装水泥的社会效益只有在市场上应用才能得以体现。2008年要努力扩大散装水泥市场的覆盖面,提高占有率。一是要立足稳定和扩大本地市场,抓好重点工程、重点项目使用散装水泥。尤其在南徐新城项目建设中,要率先垂范,大力推广使用商品砼和干粉砂浆,成为我市禁止现场搅拌的样板工程。二是要大力开拓农村市场。农村建房、农田水利建设和乡镇企业每年都要大量使用水泥,发展散装水泥潜力很大,在总结交流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先进经验的基础上,开发适合农村发散的新路子。三是要拓展外地市场,及时获取建设项目信息,扩大我市散装水泥销售渠道。四是要将我市散装水泥打入国际市场,要充分发掘我市大型水泥企业自备码头的优势,扩大外销,增加散装水泥出口量。
四、加强“禁现”力度,提升应用水平
发展预拌砂浆,是散装水泥使用的高级形式和必然要求,是保护环境、提高工程质量、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。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大力发展和推广使用,将为散装水泥大规模生产、使用和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条件。目前,砌筑砂浆、抹灰砂浆还需现场拌制。若要彻底杜绝现场搅拌,必须发展干混砂浆。参照先进城市经验,我市要扩大禁止现场搅拌的范围和监督查处力度,采取有效措施,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。一是加强源头控制,将预拌混凝土、预拌砂浆纳入工程标底,凡是不符合此条件的,不予进入工程招投标;二是加大执法力度,实行跟踪管理,深入预拌砼、砂浆生产和使用现场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同时建立违规举报制度,依法查处不按规定使用的行为。根据我市城区年建设总量,适度发展2-3家干混砂浆生产厂,实现砂浆生产产业化,彻底杜绝城市砂石料造成的跑冒滴漏,既维护了城市形象,又保证了建筑砌体的性能质量。
五、加强专项资金征管,扩大发散投入
国家、省、市对专项资金的征收、使用和管理已作出了明确规定,我们要保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足额征收,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调控作用。对于足额上交的企业和单位要给予散装水泥、预拌砼和干粉砂浆设备设施建设贴息和资金补助,对当年重点项目要集中扶持,同时发挥专项资金的吸引带动作用,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设施设备建设上来,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,切实推动事业的快速发展。
六、加强队伍建设,提高整体素质
开展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,提高散办职工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,树立散办职工队伍新形象。在内部岗位设置上, 因岗设人,优化人员结构,提高工作效率。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管理的岗位职责、规章制度以及对外办事程序等,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,规范各项基础管理工作,完善管理手段,优化服务软环境,实行科学决策,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。
二○○八年五月二十六日